孢子丝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防治玉米根腐病大斑病小斑病 [复制链接]

1#

导语:欢迎来到史琪说古董,玉米大家都知道,怎样种出高产量,高质量的玉米?农作物最怕的是病害,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防治玉米腐霉菌根腐病、大斑病、小斑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玉米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死亡,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根据症状分析,是玉米腐霉菌根腐病。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遭受土壤或种子携带的病菌侵染引起种子腐烂或根腐。初发病时幼苗叶色变黄,后萎蔫并枯死。

扒开土壤见种子在发芽前组织呈水渍状,中胚轴处的茎组织软腐、烂坏,病部色暗,严重时叶片顶端开始变灰色,后迅速扩展到全叶,在24~48小时内幼苗死亡。侧根呈水渍状,后变褐色且脱落,可扩展到主根或幼苗,植株萎蔫或枯死当玉米播种后遇到降雨,造成土壤积水,则易发生根腐病。一般状况下根腐病发病率较低,不会造成严重的生产问题,但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也出现过植株死苗率高达80%的情况。

防治方法是在根腐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应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或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对于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可以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

玉米叶片感病后呈灰绿色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打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根据症状分析,是玉米大斑病。整个生长期皆可发生,但多见于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较常见。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但也常有从植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

叶片发病后,发病部位先出现灰绿色小斑点,随后沿叶脉方向迅速扩大,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2厘米,有时可长达20厘米以上宽可超过3厘米。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植株过早枯死。枯死株根部腐烂,果穗松软而倒挂,籽粒干痕细小。

田间湿度较大或大雨过后或有露时,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苞叶发病,病斑也多呈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品种抗病性是決定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未发现玉米有免疫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该病的发病适温为20~25C,超过28C对病害有抑制作用;适宜发病的湿度条件是相对湿度在90%以上这对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有利。

因此,7~8月,温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各玉米产区,6~8月气品大多适于发病,这样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耕作与栽培措施上,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单作地病重,间套作地病轻。合理的间套作和适时轮作,可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减低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都比早播的病重,原因是由于玉米生长后期抗病性降低,又赶上雨季,利于发病。此外,栽培过密的玉米地块要比栽培较稀的地块病重;远离村边或玉米秸秆的玉米地块病轻,地势低洼的地块病重。凡田阆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管后期气候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严重;而田间病斑出现较早的年份,除非玉米抽雄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遇上严重干旱的年份,一般发病都较严重。

防治方法的方法是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病性表现较好。玉米收获后及时耕翻,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入土中以加速腐烂分解。实行轮作换茬,避免玉米连作。改进栽培管理,适当早播可减轻发病。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注意追肥,特别是拔节肥和穗肥。

色水渍状病斑,边錄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数量多,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根据症状分析,是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但以玉米抽雄和灌浆期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苞叶和果穗也可受害,大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步向上蔓延扩展。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

病斑初为水渍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绿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园形,大小(5~10)毫米(3~4)亳米,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3种类型是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

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也属感病病斑型。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量圏,此为抗性病斑型。高温潮湿天气,前两种病斑周围或两端可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叶萎蔫枯死快,幼苗上尤其明显;后一种病斑数量多时也连成片,病叶变黄,但不表现萎蔫状。

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等病残体內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在地面上的至少能存活1年以上,甚至2年。埋入土中的病残体如腐烂,则病菌死亡。田间的病残体及带菌种子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第2年遇到适宜条件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分生孢子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致病。

植株受害形成新病斑,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又可借风雨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种子表面虽然会粘附孢子,但不是主要侵染来源。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的主要区别:大斑病的病斑大而少,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灰绿色斑点,以后沿叶脉扩展,形成黄褐色大斑。小斑病的病斑多而小,一片叶上有几十到上百个病斑,常见的病斑有椭圆形、近长方形和纺锤形。

防治方法的是: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品种对玉米小斑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采取措施減少菌源,如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来源;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播种前尽量处理完村旁堆放的玉米秆,壤深耕,高温沤肥,杀灭病菌。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使玉米整个生长时期不缺少营养。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实行玉米与小麦、花生大豆、甘薯等矮秆作物间作套种,防病效果也较好。降低田间湿度,增强玉米抗病力。适当调整播种期,适时早播缩短玉米后期处于高温多雨阶段的天数,对夏玉米避病和增产作用明显。合理密植,勤中耕,调节农田小气候使之不利于发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